工地里的歌声,11号线里的他们

来源:江北新区发布 时间:2023-05-03 11:21:23

南京地铁11号线铁道学院站里,负责中南土木的钢筋施工徐湘涛已工作了不少时日,此前他在地铁6号线红山新城站,从南到北,由东至西,随着南京地铁里程的延长,徐湘涛一个站点接着另一个站点,刷新着城市的时空维度。


(资料图)

徐湘涛

徐湘涛皮肤黝黑,戴上安全帽后,脸上的沧桑被些许遮挡,但身体依旧结实。“过去风吹日晒,苦是吃了不少,也因此,在步入中年的同时,身体还算强壮。在工地上,强壮就意味着年轻。”

二十年前刚到工地的时候,徐湘涛是个年轻的钢筋工,捆扎、运输、安装钢筋是其日常工作。

“干我们这行,一是考验手的灵活,二是考验臂力。6、7米长的钢筋一天不知道抬着走多少趟。捆扎的时候,长时间蹲在那里,对着太阳。晚上睡觉的时候,手臂酸痛难忍,腰也无法弯曲,横竖睡不着。”

徐湘涛说年轻的时候,各种生活滋味,就属“累”体验最深。没进工地之前,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,想要在工地上少吃苦、不吃苦,简直是天方夜谭,尤其是对于钢筋工来说,几乎都是露天作业,烈日、寒风从来不会手下留情。虽然从事这个行业,但一开始从没有想过会一直坚持下来。“并非有过人的毅力,而是当我环顾四周,所有人都在坚持。工地是个逼着你习惯的地方,是个磨砺人的地方。”

“晒不死的钢筋工”是徐湘涛对自己工作的评价,除了必须的身体天赋,钢筋工更要靠“蛮力”。早起贪黑,有的时候要赶工期,连着几天没有休息,每根钢筋背后都是工人们力量的积累和辛苦的付出。“铁道学院作为地铁11号线最大的一个站,我们的施工的标准是最高的。站房稳不稳,地基说了算,作为钢筋工,要肩负巨大责任。”徐湘涛说。

工地被各种声音包围。塔吊、铲车等各式设备持续运转,电钻、切割机、运输车辆一刻不停,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,保证万无一失,靠的是一分一秒、日复一日的习惯和适应。工地几乎如出一辙,人却在这种适应中,从年轻小伙变成中年大叔。

人生如此以往,就算称不上完美,但至少从一而终,收获不少。年轻时多有抱怨,现在以期待替之。如今,徐湘涛的部分期待已经成为现实,比如工人的待遇这几年提高不少,作业环境相较于之前也有所改善。另一些期待,还处在现实的矛盾中循环往复,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。“虽说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是我们这个工种整体的生存状态却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。人不可能永远年轻,未来说不定有更好的方式,例如全自动的机器替代人力。比起我们,机器更能抗热抗寒抗衰老,24小时运转,效率更高。”

中午12点半,铁道学院站的工地便开始了下午的建设工作,这几天不算热,工人们带着工具包和水壶有序进场,没过一会儿,安静了片刻的工地再度被火热的声音包围。

与此同时,沿着地铁11号线一路向西,在行知路站的盾构机操作室里,1998年出生的王俊焱正在操作盾构机向前推进。

相较于徐湘涛对钢筋工老龄化的苦恼,在王俊焱所在的盾构团队,几乎都是年轻人。

王俊焱

从地铁7号线来到11号线的王俊焱,现在已经升为中铁十四局南京地铁11号线盾构机长,长时间的一线工作不仅让王俊焱精通技术,更让他与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干练与老成。

“工作使然,丝毫差错不能有。”王俊焱坦言,专心做技术,就不能一心二用,把技术做精,才能行稳致远。

与王俊焱同部门工作的王海昭早几年进入单位,2021年获得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发的“全国交通技术能手”称号。有别于王俊焱沉稳的印象,王海昭展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热爱和亲切。“我一开始学的是机械维修保养,后来不满足于此,就什么都学。自小就喜欢摆弄各种玩具、设备,对我来说,每次工程相当于在搭建放大版的乐高积木,当一切完工的时候,心中满满是亲手参与缔造的成就感。”作为团队老大哥的王海昭爱着这份工作,对于地下工程的方方面面都了若指掌,早前在地铁S3号线、地铁S7号线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

“有的时候,工作和人相互选择,相互成就。像王哥就是典型。”王俊焱说。

不过操作盾构机的工作并非人人都可胜任,除了要有过硬的本领外,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上佳的心理素质。

王俊焱刚从学校毕业就下到一线,枯燥的工作环境曾让这个大男生倍感孤独。仅两三平米的的操作室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,一坐就是半天,无人交谈,只能和机器进行单向度的“对话”。不少和他同期毕业的同学,因为难以忍受这样的环境,早已不再从事这份工作。

“若说不寂寞,那纯属逞强。白班还好,夜班时间就是分秒都慢,空气凝结静止,不找些方式缓解,怕是坚持不下去。”空间里几块屏幕,几颗按钮便是他的全部,除此之外,别无他物。

王海昭

这样的经历王海昭也经历过,最早的时候要白天黑夜两班倒,在地下,时间除了标记着工作的开始和结束,并无其它意义。

“快要到极限的时候,我就放歌,听许巍,还跟着一起大声唱《蓝莲花》《像风一样自由》《故乡》《温暖》。”王俊焱说,那些音乐如同深知他内心所思的知己,旋律和歌词都给他带来对外面世界无尽想象,“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,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。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,让一切喧嚣走远。要我说,城市最寂静的地方就是我这里了,松涛自是没有,但心里总想着阵阵晚风从隧道的深处吹来。”

“小王他们现在条件算是不错,下面还有网络,我们那时候只有一部固定电话,总不能时刻占线找人诉说心事。”王海昭说。两平米的小屋里,别说休闲娱乐,可供解乏之物也寥寥无几,要时刻保持注意力,不让困意盖过头,说到底,还是自己同自己的搏斗。

盾构机一路向前,王氏兄弟俩也常伴左右。工程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,他们就是这样到处去,到处干,长久以往,也就慢慢适应、习惯。虽然不能从头至尾地见证一条地铁线的建设,但是只要是自己亲身参与的地铁,在通车之后,俩人都会找休息时间前去体验。

“前段时间南京地铁7号线开通,有空就去乘坐了,随着列车启动向前,建设时的一幕幕都在回忆中快速闪现。虽然一时不知该如何描述当时的心情,但我觉得列车、隧道在那一刻与我互为一体。希望等11号线开通的时候,我还在南京,到时我乘地铁把江北从头到尾跑一遍。”王俊焱说。

“我也是,到江北这么久,一直在工地这一亩三分地,知道江北好山好水,但不少地方还没去过。每天两点一线,闲下来就上网搜搜咨询,线上看看风景。”王海昭笑着说,“闲来无事的时候,我就会在心里谋划着有空了要去哪里看看,什么季节,什么时间,会有什么样的风景等着我。”

日复一日地做好自己的工作,保证万无一失。剩下的就耐心等待,地铁11号线开通的那一天。

如此说起,那些工地上的劳动者离我们并不遥远,他们的身影隐藏在围挡后、塔吊中以及地下的操作室里。多少次擦肩而过,也许我们从未留意过他们的样子,也未曾聆听他们的故事,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贡献,心甘情愿地成为高楼大厦和宽阔大道下的剪影。

王俊焱、王海昭在地下同孤独朝夕相处,早已相互理解;徐湘涛和烈日做伴二十余年,燃烧青春岁月。建筑工地上的他们,是城市的主角。

工作既是维系生活所需,亦成为人生磨砺,坚持、付出、成长,这些老生常谈的概念,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于工地的每分每秒。

对于工地上大部分人来说,生活向来如此:付出辛劳之事务必坚持,长年累月之后,那些经历会被悄然编织进更为辽阔的人生意义中去。

素材来源|枢纽办 中南土木 中铁十四局

图\文 | 顾杨乐 

发布 | 徐雅莹、吴小荣

审核 | 王馨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2000-2021 by www.jiaoyu.hzd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75

邮箱 : 435 226 40@qq.com